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宣汉:探寻巴文化魅力 领略大峡谷风光
2025年07月25日 13:32: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卓灵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
7月23日至24日,“行走中国·2025 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 活动走进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此开启了一场穿越历史与自然的文化之旅。他们深入了解了罗家坝遗址所承载的巴文化魅力,沉浸式体验了土家婚俗的独特风情,并在巴山大峡谷中感受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
罗家坝遗址:探寻巴文化之源
宣汉县作为巴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的罗家坝遗址意义非凡,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川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巴文化遗址之一。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首先走进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也是我国首个以巴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系统呈现了新石器至东周时期的巴文化遗存。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通过实物与遗址现场结合的展陈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巴人的生产生活与战争场景。在馆内,各类精美文物琳琅满目,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其中狩猎纹铜壶、水陆攻战纹铜豆等重要文物,吸引了众多媒体代表驻足。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诠释了罗家坝遗址所蕴含的深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寻踪觅巴国” 单元,媒体代表们详细了解了巴族的起源、巴文化的发展阶段、巴国的发展史以及巴文化的发展走向,对巴国的前世今生有了全方位的认识。而在 “考古巴王城” 单元,历年考古工作过程、成果及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及展望等内容,让大家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意义。
了解巴文化历史
有媒体代表在参观后表示,达州拥有如此古老而灿烂的巴文化,令人震撼。希望当地能进一步通过更多元化、更立体的方式,让参观者能更深入地体验巴文化,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出去。
土家婚俗:体验古老浪漫风情
7月23日晚,一场充满巴风土韵的土家婚俗非遗秀在达州宣汉渡口土家族乡精彩上演。宣汉县是四川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作为巴人的后裔,土家族人传承了古朴厚重的婚嫁习俗。此次土家婚俗表演以传统婚俗流程为主线,让游客在行进式观演中沉浸式感受土家族古老婚俗的浪漫。
土家婚俗
夜幕降临,渡口土家族乡白虎广场上灯光亮起,土家婚俗仪式拉开帷幕。现场,游客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一位幸运的游客接到了新娘抛出的绣球,在众人的欢呼中,他扮演起“新郎”,与 “新娘” 一同完成了拜堂成亲的仪式。活动现场喝彩声、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一场土家族的传统婚礼,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用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这一精彩时刻,他们表示,这样独特的土家婚俗表演,将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土家族的独特魅力。
土家婚俗
巴山大峡谷:感受自然与文旅融合魅力
24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一行走进巴山大峡谷景区。巴山大峡谷总面积575.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98.3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正在全力创建5A级景区。景区内罗盘顶红豆杉栈道、云顶飞渡玻璃桥、桃溪谷等景点各具特色,让媒体代表们赞不绝口。
行至云顶飞渡玻璃桥时,媒体代表们纷纷发出惊叹。站在桥上,游客可以360度体验高空中的峡谷美景。大家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玻璃桥上,一边感受着刺激,一边欣赏着脚下幽深的峡谷和周围壮丽的山水风光,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在桃溪谷,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植被、奇特的岩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媒体代表们漫步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纷纷表示这里的生态环境令人陶醉。
据了解,巴山大峡谷是一处文旅扶贫开发景区,曾带动片区内4个土家族乡102个贫困村9.1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创成5A级后,有望进一步帮助片区脱贫人口增收致富,也将填补万达开地区没有5A级景区的空白,带动全市乃至万达开地区文旅产业发展。
峡谷风貌
在采访中,一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表示:“巴山大峡谷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这里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也非常成功。作为华文媒体,我们希望把巴山大峡谷的美宣传出去,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来到这里旅游观光,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在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云顶飞渡玻璃桥
此次“行走中国·2025 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 活动走进宣汉,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视角,将宣汉的巴文化、土家风情以及巴山大峡谷的魅力传递到世界各地,为宣汉的文化旅游发展搭建了一座对外交流的桥梁,也助力巴山大峡谷在创建5A级景区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