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部头条| 双圈互动| 西部财经| 文化旅游| 科技教育| 卫生健康| 消费质量| 精彩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网  >  西部头条

峭壁钢梯转变为文旅IP “悬崖村”已变成“幸福社区”

2025年07月21日 23:42: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敏琳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乐怡稼 摄影报道

悬崖村,这个曾因“悬崖峭壁上的村庄”“藤梯求学路”而被全国熟知的名字,承载着太多关于贫困、坚守与希望的记忆。7月21日,“再访悬崖村”新闻发布会在凉山州昭觉县召开。发布会上,凉山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红卫介绍了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并和昭觉县、凉山文旅集团等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全国决战决胜脱贫奔康的生动范例。过渡期以来,凉山州全力以赴固成果、促振兴、抓发展。202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474.9亿元,比上年增长6.0%,高于全国全省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0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11个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凉山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红卫

“悬崖村是全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历史见证地,必须建设好、发展好。”凉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解放表示,2023年以来,凉山文旅集团以精神生长地、理想飞翔谷为定位,以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基地、国际山地户外运动体验营、国际自然地理研学集结社为落点,投建昭觉悬崖村天空之谷项目,悬崖村独特的文旅资源禀赋,非常契合集团的发展理念。悬崖村钢梯是天空之谷项目的核心资源,总长2.8公里、宽1.5米、2556级梯步、最陡地方坡度60度、海拔跨度370.1米。2024年,推动悬崖村钢梯IP升级,获“海拔跨度最大的钢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攀岩与文旅融合的象征。

“悬崖村之变是‘中国最贫困的角落’破茧成蝶的缩影,同样改变的还有三河村和火普村。近年来,我们坚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努力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典型和全国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高起点编制‘三村’发展规划,精准谋划项目128个、总投资7亿元,完工项目101个、完成投资3.4亿元,悬崖村‘天空之谷’一期、三河村培训中心、火普村红色研学基地等相继建成运营,三村群众吃上‘旅游饭’。2024年,悬崖村、三河村、火普村全年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00万元,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8274元。”昭觉县人民政府县长白此联说。

从“悬崖村”到“幸福社区”,作为凉山变迁的亲历者、见证者,昭觉县古里镇党委书记帕查有格感触颇深。他说:“悬崖村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昭觉这片土地的滋养。在昭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悬崖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集体经济。”

28岁的悬崖村村民莫色格服如今是昭美社区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他用自身经历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毕业后又选择返乡,投身乡村振兴,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坚韧和担当,更传递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现在的悬崖村上,修起了酒店、民宿,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路子,不少村民也可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我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为了报答这一切,我想回到家乡,尽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莫色格服表示,将用自己所学知识,为家乡带来新的活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