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成都青少年宫赛区:首次联动区县参赛 参赛人数创新高
2025年06月05日 14:13:1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曾璐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许雨珂 邱可欣 摄影报道
“一纸墨香传千古,半幅丹青写春秋”。今年五月初,以“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在四川全省拉开帷幕,将持续至九月。在成都市青少年宫赛区,近千名师生投入这场艺术盛宴,复赛规格升级、参与人数突破新高、作品质量显著提升。
从首届百余名学员参与,到本届突破1000名;从最初成都市青少年宫“单兵作战”,到如今扩张“朋友圈”联动成华区、新都区、都江堰市、邛崃市等多个区(市)县青少年宫……为何这场赛事能在几年间实现规模与影响力的跨越式增长?
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成都市青少年宫复赛现场
千名学子执笔竞丹青
区县联动共绘传承图
5月25日,成都金河宾馆内墨香氤氲,纸笔轻触的沙沙声与少年们专注的神情交织成独特风景。这里正举行“蜀风雅韵•天府丹青”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成都市青少年宫复赛。
110名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书画学员在此挥毫泼墨、调色点染,展开一场无声却激烈的艺术角逐。
成都市青少年宫传统文化中心负责人闫华介绍,本届传习推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吸引近千名师生直接参与,规模创下新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成华区、新都区、都江堰市、邛崃市等区(市)县青少年宫的优秀学员也积极参与其中。
“这标志着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已形成全市青少年宫系统联动的良好态势。”闫华表示,这种联动不仅扩大了参与面,更显著提升了整体作品质量。
书法老师高梦溪在复赛现场也感受到了这股蓬勃之力:“随着参与范围的不断扩大,今年这届书画传习大会不仅参赛人数创下了新高,作品质量也较往届有明显提升。”
翻开成都市青少年宫参与四川省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的成绩单,斐然成果令人瞩目。
闫华细数过往荣光:第一届7名学生晋级省级决赛,6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第二届斩获“书画传习工坊一等奖”;第三届15名学生入围省级决赛并分获一、二、三等奖;教师团队亦取得突破,1人荣获省级一等奖,2人获三等奖。成都市青少年宫更是曾连续两届荣膺“成都市优秀组织奖”。
然而,在闫华看来,比闪亮奖杯更为珍贵的是赛事带来的深层次蜕变。活动组织日益规范化、精细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规模与影响力同步跃升,复赛规格在成都市青少年宫内,升级为参照省市标准,举办高规格复赛;学员参与度从第一届不足200名跃升至本届突破1000名。今年联动区县青少年宫学员参与,书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影响力日益深远。教师队伍的书画造诣与教学水平均获得长足进步,师生技艺实现共同成长。活动体系也日臻完善,除主体赛事外,配套开展书画大师公开课、大赛优秀作品展、书画文创设计等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多元化书画传习平台。
“成都市青少年宫在书画传习领域具有六十多年的光辉历史。”闫华强调,“我们将乘着书画传习大会的契机,进一步通过赛事升级、配套活动创新和资源整合,构建集创作比拼、教学交流、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美育平台,推动青少年在书画艺术中感悟传统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第三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成都市青少年宫复赛现场
翰墨薪传的育人智慧
细节与心态成就成长
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是师生们经年累月的潜心研习与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浇灌。美术教师何君对此深有感触。今年,在她的积极指导下,200名学生精心准备一个月,最终15名学生入围初赛,5名学生挺进决赛。回顾历届赛事,她的学员屡获省市一等奖,本届更有五位学生成功晋级市级复赛。
“在竞赛这条路上,我和孩子们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何君分享道,“首先深刻体会到,细节真的决定成败。就像我们曾看到一位选手,在首次参加比赛时因缺少题款和钤印而被扣分,结果就与理想的成绩相差甚远。这样的细节之处的打磨,往往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她同时强调:“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长达数月的集中训练,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是一场耐心、恒心与平常心的大考验。竞赛的成绩和收获,是学校、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尽管去努力,面对结果还需保持一颗平常心。”
书法老师高梦溪则将大会视为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展示才华、提升素养的年度盛会。“去年的传习大会中,我有三名学员从少年宫初赛、复赛,一路过关斩将直至市级复赛,最终摘得一等奖桂冠。”她欣慰地说,“书画传习大会不仅记录着无数青少年在翰墨丹青中的成长足迹,更持续播撒着艺术的种子,传递着文化的薪火。青少年们以笔墨为媒,既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更让传统书法艺术绽放出青春的光彩。”
墨韵流淌间,成都青少年宫的千名少年以笔墨为介,勾勒出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轨迹。从规模联动到质量跃升,从技艺磨砺到文化浸润——正是全省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在全省的持续深入,这份在蓉城绽放的文化自信与青春力量,必将汇聚成更强大的动能。
(图片由成都市青少年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