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部头条| 双圈互动| 西部财经| 文化旅游| 科技教育| 卫生健康| 消费质量| 精彩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网  >  西部头条

小吃界的海底捞 | 我与成都东部新区

2025年05月19日 11:49: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李雪艳

开栏语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成都东南部,龙泉山东麓,这片承载着成渝双圈建设重大国家战略和城市转型发展重大使命的新区破土而出。

5年,1800多个晨昏轮转,日新月异。

这里现代化产业园区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接下来,还要造未来之城。

这里生长着智慧社区的网格刻度,孵化着企业的创新基因图谱,收藏着河湖林盘的生态密码,更书写着村落农旅融合的田园诗行,我们试图用镜头捕捉那些让土地升温的掌纹。

当国家战略落地为砖石草木,总有些平凡身影在浇筑城市的骨骼。从今日起,让我们以"生长"为尺,丈量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的声音。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王雪意 俞文晶 摄影报道

“1、2、3、4、5。”秒表响起,米粉起锅,付强耐心给米粉店新招的员工,教煮米粉的标准流程。

“三号桌客人取餐。小心烫哦,可以加点我们自制酸菜,味道会更好。”午餐高峰,刚走进店,先是听见付强沙哑又洪亮的声音。

51岁的付强,7年前,是米粉店掌勺的付师傅,在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开了第一家米粉店。7年间,他创办的付一刀逍魂餐饮公司,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出七百多家合伙店和徒弟店。

即使工作繁忙,他仍然手把手把关每一碗米粉的味道。在付强看来,上百家门店靠每一碗米粉站稳脚跟,正如城市由每一个肆意生长的普通人带来生命力。

绝地逢生的勇气

“亏了再想办法去挣”

2018年,因为岳父患癌症,付强决心卖掉经营了十余年的包子店,回到家乡东部新区照顾岳父。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付强的妻子。

“没有包子店,就没得营生了,我们靠什么吃饭?”

“管不了那么多了,爸爸化疗治病要用钱是第一位。”

付强当时又难过又害怕,看到岳父身体愈发憔悴,妻子疲惫不堪,卖包子店的钱只出不进……没多久,他身上仅剩下一万五千元。

付强心里清楚,必须要找出路,而且是越快越好:不能再做包子店,之前教过的徒弟就在东部新区开店,要是再开一家,岂不是影响别人生意,不诚信。

“要不试试米粉?也属于小吃快餐。”说动就动,付强立马去菜市场买了100多斤米粉,埋头研究臊子、调料配比、米粉烫煮时间。他照顾完岳父后,每天晚上就研究做米粉。“2个月吃了三百多碗米粉,老实说吃得想吐。”


付强正在煮米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做出了一碗家人都说好吃的米粉。接下来,就是要找一家有人流量,能摆下6、7张桌子的店铺。“房租要三万八千,还有装修,厨房用具……至少需要5万元。”

付强给每一个开口借钱的亲戚都会煮一碗米粉,表明自己已经研究出了绝地逢生的“钥匙”,最终表弟拿出了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万一亏了咋办?仅剩的一万五千块都会没了。“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上,如果亏了再想办法去挣。”

妻子这一次举双手赞成,“有啥困难,我们一起扛。”

就这样,付强开起了第一家米粉店,这也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付强开的第一家米粉店

要做就要做不一样的,当时市面上一碗米粉6、7元,他们定价是10元、13元,翻了一倍。面对顾客的质疑,他底气十足,“臊子是去阿坝州采购的牦牛肉,熬煮米粉的汤是用的干菌粉。”

为了省下人工成本,夫妻俩凌晨两三点开始熬臊子,晚上十点收摊,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在采访间隙,记者注意到付强的妻子情绪有些低落,“可能你看不出来他是残疾人,他也决口不会提。”十多年前,由于一场意外,付强腿部受伤严重。“那会炒臊子大多是付强负责,100多斤的肉对于正常人来说算轻松,但是他不能蹲,使不了劲,拿食材只能一点点拖着走。”

在付强看来,机会需要去争取,就算是关了一扇窗,只要敢想敢闯,自然也会蹚出一条路来。凭借这股劲儿,一年间,他的米粉店日均营业额达到5千元,他重新赚到了“第一桶金”。

了不起的梦想

“我要做小吃界的海底捞”

2019年,付强在儿子的建议下,决定开创餐饮公司“逍魂”,除了米粉业务之外,增设包子、冒菜业务,把“逍魂”开到全国。从工商注册到办公室选址,对于初中毕业的付强来说,又是一项新挑战,“好在政府工作人员一直在指导我。”

“从创业初期,我们一直持续关注付强,只要符合他的,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为他推荐新政策。”东部新区三岔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汪语昕说。随后,三岔街道还为付强申请到了15000元的残疾人创业补贴。

“别人为我撑过伞,我也想能帮助别人。”公司成立初期,付强就确立了“帮助更多人低成本创业,做小吃界海底捞”的目标。

海底捞以人性化和亲情化管理模式著称,这也是付强管理公司的方式。资金和手续繁琐常让创业者却步,他便通过创新加盟方式,给大家送上定心丸。“如果有人只有几万元启动资金,又害怕亏掉,我们可以采用公司出资占股的方式分摊风险,一来可以减缓资金压力,二来也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有能力的店员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人工成本来‘参股’成为合伙人。”付强说,要是不懂开店流程和运营,除了前期培训指导,他的手机号也是24小时畅通,随时可以咨询。

付强开的第一家冒菜店开业(受访者供图)

汪彬彬便是“海底捞”模式的受益者,之前是一名大货车司机,在亲戚的引荐下,也恰逢付强在扩展“逍魂”冒菜,便合伙开起了第一家冒菜店,如今已成长为逍魂餐饮公司的核心股东,专门负责冒菜业务的拓展和管理。“我之前是一个餐饮小白,尝试过很多项目都没成功。付师傅毫不吝啬教授经验,手把手带我入行出师,现在不但在家乡做出了一点小成就,还能照顾好老婆孩子,自己很幸运。”

几年前,付强为了缓解花椒突然涨价,带来的底料成本变高的压力,他坚持每斤底料倒贴1块5毛发给加盟店,这位出身草根的企业家坦言,当时妻子强烈反对,但是他坚持做这件事,“每个加盟商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当年我穷过,知道挣不到钱有多苦。”

成都东部新区

熬过冬天就是春天。付强在东部新区15个镇街上点亮了21个“逍魂”坐标。如今,“逍魂”的坐标扩展到了全国20多个城市。

扩张的店铺承载着付强们的梦想,也映射出这片土地旺盛的生命力。“接下来,我想立足本地,乘着东部新区这条腾飞的巨龙一起发展,让这个小吃界的海底捞走向更大的舞台,帮助更多的人。”付强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