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部头条| 双圈互动| 西部财经| 文化旅游| 科技教育| 卫生健康| 消费质量| 精彩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网  >  要闻

首届“东坡曰”文化思享会在三苏祠举行

2024年12月17日 16:39:59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何佳欣 编辑:郭幸鑫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12月11日,以“清风揽明月·宽窄寄平生”为主题的首届“东坡曰”文化思享会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举行,来自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同台论道、探讨交流,沿着苏东坡飘逸旷达‌的人生和脍炙人口的名篇,叩开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汲取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活动现场.png

活动现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博大精深、经久不衰的东坡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活动分主题讲座、圆桌沙龙、自由分享等三个主要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陈才智首先作主题讲座,围绕“豁达人生宽窄间”分享研究“千古文人一东坡”的感悟和心得。

  陈才智说,苏东坡从长江源头走出,经长江中游黄州(今黄冈),走到大海之南的儋州,以“身行万里半天下”的人生轨迹,践行印证了家国与江海的有机联系。“从家到国,从江到海,从窄向宽,苏东坡的一生熠熠生辉。”他认为苏东坡乐观豁达的态度与从白居易那里汲取精神养分有很大关系,因为白居易就是个乐天派。白居易在《小宅》中写道,“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陈才智说,从陶渊明到白居易再到苏东坡,代表中国文人心态的发展经历了由青春至壮而老成的三境界,这也是一个由窄走向宽的过程。

活动现场2.png

活动现场

  四川大学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在主题讲座中,结合新作《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美文大观》分享他眼中“不一样的苏东坡。”周啸天说,苏东坡是一个原则性很强、不肯偷合取容的人,是一个亲和力很强、富有情调的人,对事物保持浓厚兴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活动设置“宽窄寄平生”主题沙龙讨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王兆鹏,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副院长阮怡,成都明伦书院院长施文忠展开对话交流。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省作协会员、高级编辑、《苏母纪》作者奉友湘,《三苏学刊》主编刘刚也分享了各自眼中的苏东坡。

  大家认为,苏东坡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喜凡尘的生活情趣和修身齐家的传世家风,也是宽窄哲学精神的一个极佳例证。他与民同心、悯民悲苦,带领百姓抗洪灾、救荒灾、修水利、劝农桑、开医坊、固边防,以“但令人饱我愁无”的追求,留下了“东坡处处筑苏堤”的佳话。他一生经历无数坎坷与磨难,遭受诸多不公与诽谤,却总能以平常心待之,不为名利所束缚,勘破了人生的至高境界,“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是一个琴棋书画诗酒茶俱全的生活家,还是东坡肉、东坡帽、东坡茶、东坡砚、东坡提梁壶等的发明创造者,沾满浓浓的烟火气,精神上极大富足,从而“人间有味是清欢”。他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集真、善、美于一身,被视为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活动主办方之一、宽窄哲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苏东坡身处宽路时当作窄路走,陷入窄路时又作宽路行,正直豁达、智慧精微,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研究苏东坡文化,对于丰富宽窄哲学内涵和意蕴具有重要意义。”

  (主办方供图)


相关新闻